當前位置:首頁>>關于宣盟>>聯系我們>>新聞媒體>>外貿資訊
出處: 作者: 發表時間:2015-03-23
全球貨幣政策趨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由于增長不均衡,各主要央行作出了不同的政策回應。“分化”成為當前全球金融格局的“關鍵詞”。
美聯儲在18日的貨幣政策會議后,刪除了加息前瞻指引中的“耐心”措辭,擰緊貨幣龍頭的用意顯露。與之相對應的是,在經濟減速與通縮陰影籠罩下,歐洲正全面啟動大規模購債行動,日本則延續并強化了寬松政策。
這樣的分化不僅出現在發達經濟體中,新興經濟體內部也各有不同。俄羅斯、巴西連續加息;中國和印度政策均有所放寬;智利、土耳其和匈牙利接連下調利率。
如果說去年是全球貨幣政策出現分水嶺的一年,今年這樣的分化趨勢無疑將更加明顯。全球資金在貨幣政策變動及變動預期下悄然調整,金融資產配置策略正發生根本性變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近日警告說,美國將迎來自2006年以來的首次加息,即使貨幣政策正常化進展順利,金融市場的波動也可能危及穩定,加息的溢出效應恐將讓新興經濟體再陷恐慌。
拉加德所指的恐慌之一便是強勢美元帶來的挑戰。美聯儲加息預期已將美元推向高位,衡量美元對6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3月中旬一度突破100大關,創2003年以來最高。美歐貨幣政策背離進一步加劇了非美元貨幣的貶值壓力。歐元、日元、英鎊、澳元、新興市場貨幣等黯然失色。擁有美元負債的國家和企業將面臨水漲船高的債務成本。
其次,隨著美聯儲政策反轉,新興市場面臨的資本外流風險加大。全球新興市場證券基金研究公司統計顯示,截至去年11月份,從新興經濟體債券和股票基金市場撤出的資金達到131億美元。
今年以來,美元對人民幣持續走強,而歐元對人民幣連續走弱。應對美國與歐洲兩大央行在量化寬松政策上的松緊反差及其帶來的匯率變動和資本異動,中國央行政策如何拿捏引人關注。
中國貨幣當局正視了挑戰,并沒有自亂陣腳。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兩會”期間表示,中國存在資本外流的現象,但與正常的投資貿易相比量不大;隨著經濟開放程度越來越高,人民幣匯率波動是正常情況,而且還是比較穩定。他指出,貨幣政策的調整沒有超出穩健范疇,保持中性立場不變。
從央行已經使用的政策工具來看,保持穩健總基調不變不是不作為,而是保持定力主動作為,在把好貨幣總閥門的同時,采用定向調控思路,使用更為靈活的政策工具,支持薄弱環節發展,并把金融改革推向縱深。
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與調結構任務繁重,而外部環境日趨復雜的背景下,這樣立足國內、放眼全球的臨陣不亂,符合國內外觀察人士的普遍期待。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換擋,有分析人士呼吁通過人民幣貶值來增加中國出口競爭力,對此有經濟學家認為,從經濟基本面看人民幣并不具備大幅貶值的條件,現階段貨幣大幅貶值不僅難以實現對出口的提振,還會加重資本外流,而且有悖于“新常態”下推進結構改革、提質增效的戰略方向。此外,穩定的匯率有利于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更廣泛的認可。
英國華威大學華威商學院金融助理教授毛磊認為,中國對歐出口因為匯率變動而受沖擊的情況短期內不會出現,因為歐盟消費者很難找到“中國制造”的替代品。如果歐洲央行擴張性貨幣政策能刺激歐洲市場需求,中歐貿易也將隨之增長。陷入全球寬松貨幣競賽會特別危險,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依賴于改革,要對這一進程保持耐心。
新常態下,貨幣政策要為結構改革爭取時間和空間,但貨幣政策并不是萬靈藥。經合組織在最新的報告中說,不能僅靠放松貨幣政策來鞏固經濟復蘇勢頭,貨幣政策必須得到結構性改革的支持。唯有這樣,才能在危機和動蕩中多一份淡定與從容。
下一篇:淺析外貿網站建設的四點法寶